亚英体育手机版app下载ios书籍制造(一本书的制造过程是怎样的?)

发布时间:2023-07-08

书是怎么做出来的

书是通过电脑设计排版,CTP制版,印刷机印刷,装订机器装订,三面切书机成品裁切这几个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。详细步骤如下:

第一步:首先,进行平面设计排版,排版设计亦称版面编排。所谓编排,即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,比如要将书做成A4大的,那么将A4版面构成要素--文字字体、图片图形、线条线框和颜色色块诸因素,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排版设计亦称版面编排。

所谓编排,即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,将版面构成要素--文字字体、图片图形、线条线框和颜色色块诸因素,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。

第二步:进行CTP制版。从计算机直接到印版,即“脱机直接制版”。最早由照相直接制版发展而来,所有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激光扫描成像,然后通过显影、定影等工序印版。

第三步:将制作好的CTP上印刷机进行印刷,将CTP上的图像文字通过胶印技术转印到纸张上。

第四步:将印刷好的纸张进行进行装订工序,如折页,胶装。

第五步:最后,将胶装好的书进行成品裁切,这样一本书就制作完成了。如下图所示:

一本书的制造过程是怎样的?

1.纸板的使用 

应选用专为精装书籍和画册生产的书封壳纸板,并且储存时间需达到半年以上。这种纸板的收缩率小,可减少制作书封壳时发生形变的可能性。在切纸机开料时,先在成品尺寸上每边加2mm余量,开出毛样后,对裁切斜边加工成光边,消除单刀切料产生的斜边,减少包边后起泡及包边歪斜。纸板尺寸长为书芯长加6mm,宽为书芯宽减2mm。 

2.中径纸的使用 

一般选用80~240g/m2的纸张。如果将纸张按纵纹方向裁切,并作为中径纸的长,可防止其收缩后书背不平。中径纸长和书封壳纸长相等,宽为扒圆起脊后的书背弧长(方背书为书背宽加2倍纸板厚)。 

3.辅助材料的使用 

(1)堵头布先用淀粉上浆。粘堵头布时位置要正确,不歪斜;堵头布的棱角边应露在书芯上下端切口的外边,且与切口平行;粘贴后挺直,要黏结牢固,两边余量一致。其长度比书背宽长1mm。 

(2)纱布选用浆纱布。其长度比书芯短22~26mm。宽度比书芯厚多40mm。 

(3)书背纸一般用100~120g/m2的胶版纸,使纵纹顺着书背的上下方,以方便分割。 

(4)书芯带使用5~8mm宽的丝织带,以书芯对角线长为丝带长,一般粘贴在书背上15mm处。 

4.封面料的使用 

客户要求使用漆纸类全布料的尺寸为:长是纸板长加30mm,宽是2倍纸板宽加中径纸宽再加44mm(包边尺寸取15mm)。材料备好后先烫印后制壳,以防止制好壳后因刷胶原因使纸板不平,造成烫迹花版、野金及亮度不够。 

书芯加工的控制 

各种书芯的结构不同,造型加工方法和步骤也不完全相同,但基础加工如书背刷胶、粘纱布、粘堵头布、粘书背纸等是基本相同的。经过前几道工序后进入压平工序。 

1.压平 

因书芯压紧可消除应力,闭合针头,并使书背平整且呈直角,将书芯根部压紧和折页产品书芯破口边压紧,防止成书后出现台阶。并且每本书在此时进行普检,清查多帖、少帖,在书背上做检验责任记号,做到书芯无错帖。压平时将锁线后的书芯撞齐、放平、放正,压力适当,使书芯坚实程度一致,即保证书背厚度一致,并防止缩帖、压滋、压滚现象。 

2.第一次刷胶 

书芯打好捆后,用稀薄的胶黏材料在书背面间隔地涂刷,构成一层柔韧的薄膜,使书芯基本定型,以在下道工序时不发生相互错位,完成第一次刷胶。 

3.切书 

三面裁切要求书本方正,裁切误差小。 

4.扒圆 

精装书籍书背的标准圆弧应以书芯厚度为直径,书背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约为130°,但书芯越厚其圆势应越小一些,书芯越薄则圆势应越大一些。为了统一加工后书芯的圆弧尺寸,每本书扒圆后要与专制的模具圆弧相比较,保证弧长及后道工序的飘口一致。手工扒圆时可用蒸汽熨斗,将书背朝上叠在一起,放上一条毛巾,用蒸汽来回熨烫几次,使书背胶发生软化,再用木榔头敲打就可用手工将圆扒好,此法能防止铜版纸插页受潮皱褶或粘边,提高装订质量。 

最后按质量要求完成粘丝带及“三粘”工作。 

书封壳制作的控制 

制作书封壳时,首先调好蒙面架尺寸,在上挡规上做好书背宽标记,保证书背字居中。在放入纸板时,纸板要向左右两边靠,克服纸板在裁切时存在的误差,保证每个书封壳做好后尺寸一致。书封壳在按质量要求做好后,四边再用竹刮刮紧包边,防止包边不紧及起空。然后将两本书封壳的封二对封二叠放,中缝处各垫上与书封壳同样厚的纸板,使封面中径边下压。每堆刚做完的书封壳在控制压力的状态下压紧一次,再把封面分开,拿走垫条,朝一个方向摊平堆放,上面再压上重物,防止翘曲。在上书封壳前要将封壳竖起阴干,使其自然干燥。在梅雨季节还要在制壳胶中加入防腐剂,防止在自然阴干时发霉。 

上书封壳工序的控制 

上书封壳时,首先在书封壳的内槽刷胶,然后按书芯与书封壳的反正,进行试套壳,使天头、地脚、前口的三面飘口相等,用压槽机压槽后,传给扫衬人员进行扫衬,先压沟槽后扫衬,可防止吸湿能力较强的环衬纸吐衬。 

接下来将上面的书封壳掀开,用7寸羊毛刷蘸适量糨糊,从环衬中间向四边均匀涂刷。然后将书本前口对前口错开堆放,进行压平,排除衬页与书封壳中间留存的空气,使它们黏结更牢固、平服。如果是铜版纸环衬,在两页之间还要垫上覆过膜的废封面,膜面朝向书芯,帮助吸湿,并可防止水分进入环衬,使书页打皱。另外要求套壳人员在环衬上盖上个人工号,防止将书芯颠倒。试套壳后的书要检查三面飘口是否一致,书背与书脊是否平服。扫衬人员要在毛刷快到边时将其提起,防止野胶以及产生切口粘连。 

书籍制造(一本书的制造过程是怎样的?)

你知道传统装订书籍的制造过程吗?你可以讲一下吗?

传统装订书籍一般是把几个书按照页数来拼接起来,然后再粘上强力胶,最后再用钉子给钉上

书本是经过哪些工序做成的

第一步:排版设计完成文件制作

印刷文件是任何印刷品的前置条件,只有确认文件内容,才能通过文件内容上机生产。书籍印刷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小到一个文字,大到整体的排版,都需要一步步确认,也是需要非常细心才能做好的一件事情。

第二步:打样确认,下单生产

打样是印前的重要一步,因为只有做出样品,才知道大货的质量是否有问题。所以文件确认后,就先要安排打样,打样没有问题就可以安排生产。要注意的是,由于打样大部分是采用数码打样,所以跟印刷成品肯定是有一定的区别的(主要在于色差效果),所以不要以为打样与成品有些许不同就是印刷厂质量问题!

第三步:印前制版阶段

印刷前是必须拼版,然后再打蓝纸、校对,最后出印刷版。这也是打印与印刷之间最大的不同,这个步骤也是印刷行业的比较复杂的一道工艺,所以通常制版费都比较昂贵。此阶段同时安排调纸工作。

第四步:装订 印刷

印刷比较平常,就是根据机器的不同,印刷的效果有所不同,这里就不多讲了。主要来说装订,根据装订不同分开走流程。

骑马钉:折页——上起订龙——一切成品(大多不用此步骤)——装箱

无线胶装:折页——配页——上胶装龙(部分)

锁线胶装:折页——配页——锁线——上胶装龙——一切成品(部分不要此步骤)——装箱

精装书:折页——配页——锁线——上胶装龙——一切成品(部分不用此步骤)——手工上书芯裱皮壳——装箱

书是什么做成的?

现在的书都是排版印刷装订成册。

一、夏商前是甲骨文,写在乌龟壳上的,主要是讣告。商周时期是金文,刻在铜鼎上的。到了东周末年就有竹简了,比较贵重的是帛书,还有写在羊皮、牛皮等皮革制品上的,东汉就发明了造纸术。现在的书都是写在纸上的。

二、纸的制造过程 :

1:伐树做材料

2:裁切成适当的长度

3:剥去树皮

4:切成碎片

5:切成薄片

6:将薄片集中处理,运往造纸厂

7:以药水和蒸气做成纸浆

8:用药水冲洗

9:去除杂质

10:漂白纸浆

11:在纸浆中加入药水

12:用网子沥乾水分

13:放在毡子上吸水

14:以高温烘乾水分

15:以压光机做压光处理

16:做成纸卷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